马勇, 章洪铭, 黄辉煌
国际金融研究. 0(10): 3-14.
国内宏观经济需求不振,金融体系面临风险压力,外部环境动荡不安,这些都对“双支柱”调控框架下的政策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并提炼其他经济体实施“双支柱”调控政策的有效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基于84个主要经济体1998—2020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双支柱”政策在不同经济和金融周期阶段的金融稳定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均能较好地对信贷增速、实体部门杠杆和资产市场进行调节,并在稳定信贷和实体部门杠杆方面产生“1+1>2”的协同效应。第二,“双支柱”调控在不同的经济和金融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政策效果。其中,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期的金融稳定效应要强于非衰退期,而宏观审慎政策在经济繁荣期的金融稳定效应要弱于非繁荣期;货币政策在金融繁荣期的金融稳定能力较强,而宏观审慎政策则在金融衰退期的金融稳定能力较强。第三,发达经济体的“双支柱”政策大多有效且能灵活选择,而新兴经济体的“双支柱”政策受制于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相对不足,导致其整体调控表现要弱于发达经济体。第四,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同步时,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会被显著削弱,而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错位时,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会被显著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双支柱”调控在实践中需要考虑调控对象所处的经济和金融周期阶段,并根据调控的具体目标选择合适的工具或工具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