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9期 刊出日期:2019-09-12
  

  • 全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栏
  • 白钦先, 张坤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过去70年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性金融体制的建立、完善与发展应该算是一件大事。笔者作为最早提出政策性金融概念并长期研究相关理论的学者,有幸就中国政策性金融的思想渊源、体制建立、理论变迁、实务发展等问题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和回顾,以飨读者。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关注政策性金融,为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增添活力。
  • 金融理论与政策
  • 梁洪, 张晓玫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1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规范发展的网络借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路径,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如何影响网络借贷发展。首先,本文基于理论视角分析了网络借贷通过监管套利路径和资产价格渠道能够有效弥补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的正规金融信贷不足,网络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效替代。其次,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机会成本渠道影响网络借贷市场的融资成本,货币政策的收紧将增加网络借贷市场的融资成本。最后,货币政策基于风险承担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影响网络借贷市场的违约风险,货币政策的收紧放大了网络借贷市场风险。本文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微观数据和货币政策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本文的研究对于推进普惠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贾丽平, 张晶, 贺之瑶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2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推动了传统支付清算结构的深刻变革,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替代效应造成货币需求、信用创造过程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发生变化。本文立足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以惠伦货币需求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现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比例可达到66.67%以上,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效应明显。在鲍莫尔-托宾模型的基础上,重新推导交易性货币需求,发现电子货币改变了货币需求结构,货币需求难以预测;货币创造过程中信用扩张带来的引致效应可以创造出更多流通货币,放大电子货币替代效应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对GDP增长率的变动影响时滞较长,电子货币加大了中介目标的不确定性,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 张宽, 黄凌云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32-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于以往文献使用专利数量或者研发经费投入来度量创新,本文使用包含专利价值的创新指数来反映区域创新质量。基于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深化和效率三个层面,使用固定效应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贸易开放在其中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金融规模、金融深化和金融效率对区域创新质量具有稳健的正向提升作用;金融规模、金融深化和金融效率可以通过贸易开放来提升区域创新质量,这一机制在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中均显著成立。进一步将对外贸易部门企业区分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发现金融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质量的贸易开放渠道效应在内外资企业均存在,但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推动内资企业贸易开放来提升区域创新质量。以上研究结果为金融发展和区域创新质量提供了来自国际贸易的新解释和中国情境的新证据。
  • 环球金融
  • 郭红玉, 杨美超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43-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开放背景下政府实际资本管制能力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文选取30个发达国家和31个新兴市场国家1980—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名义资本管制并不能有效降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只有实际资本管制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而提升实际资本管制水平则需要加强政府实际资本管制能力。本文建议,新兴市场国家应将资本管制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以提高政府对资本流动的实际管制能力,防止大规模资本流动导致金融危机。
  • 金融机构研究
  • 刘莉亚, 周峰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54-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最后贷款人救助是金融监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基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针对传统理论的救助原则争议不断,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理论突破。金融危机以后,最后贷款人理论出现了三个显著的转变:其一,传统最后贷款人理论的争议融入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其二,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关注焦点由单个问题机构转移到对市场的救助,即“最后做市商”职能;其三,危机管理模式不再局限于最后贷款人的“救”与“不救”,针对“如何救”出现了突破,即提出“自救机制”。本文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发展变革,以及危机后新的理论突破,并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与制度现状,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提出建议。
  • 王晓芳, 权飞过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65-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表外业务作为银行主动加杠杆的重要方式,优化表外业务结构能否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手工搜集整理了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8—2017年的表外业务结构性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表外业务规模扩张提高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不同类型表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中介服务类表外业务规模的提高有助于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而担保承诺类表外业务和代理投融资类表外业务规模的提高则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有负向冲击。因此,提高中介服务类表外业务占比,能够通过优化银行杠杆结构来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进一步发现,表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还受到市场竞争和银行所有制属性的影响。因此,在优杠杆过程中还需防范市场过度竞争,并对不同所有制属性银行表外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
  • 金融市场
  • 苏帆, 于寄语, 熊劼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76-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立足于对我国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防风险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基于69家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更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对银行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功能存在冲突,更高资本充足率要求能够抑制银行个体风险,但同时会诱发更大的系统性风险暴露和系统性风险溢出。传导渠道检验显示,风险承担渠道和杠杆率渠道都是诱发更大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其中,风险承担渠道是导致资本充足率要求宏观审慎功能失效的根源。强制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可能诱发银行“以邻为壑”的风险转移行为,导致个体风险向整个系统外溢。
  • 公司金融
  • 卢树立, 何振
    国际金融研究. 382(9): 87-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本文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地区层面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扭曲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市场扭曲会显著促进僵尸企业的形成;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金融市场扭曲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的形成;区分资本密集度后发现,金融市场扭曲显著促进了高资本密集度企业中僵尸企业的形成;机制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市场扭曲会使得金融资源和政府补贴向国有企业倾斜,并且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要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