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10期 刊出日期:2016-10-18
  

  • 全选
    |
    金融理论与政策
  • 马勇,冯心悦,田拓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 薛立国,杜亚斌,张润驰,徐源浩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15-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金融加速器机制嵌入财政DSGE模型,旨在分析当忽视金融加速器时,研究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探讨了财政政策对资本市场的乘数效应。研究发现,缺乏对金融加速器的考虑,会错估财政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波动。一方面,会低估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以及消费税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另一方面,会高估政府支出对经济造成的波动。进一步的乘数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最大,资本收入税次之,且乘数效应随着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加强而增大,但增量不明显;另外,政府支出对资产净值具有“挤出效应”。这意味着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 环球金融
  • 张雪莹,焦健,宫红琳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28-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引入政府债务变量的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并利用多国的宏观数据,研究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是否受到政府债务状况的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表明,中央银行在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以应对预期未来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时,会面临利率上升导致国债融资成本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加重的压力。因此,当一国政府债务率超过一定水平时,过高的政府债务将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约束效应,货币政策利率对预期通货膨胀的反应系数将会下降。
  • 施继元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37-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房地产投资下滑及去库存压力需要发挥房地产财富效应以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经验显示住房净值贷款是房地产财富效应发挥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美国住房净值贷款发展规律及国内房地产净值水平和消费者融资需求现状分析,发现我国存在通过发展房屋净值贷款促进房地产财富效应发挥,推动经济增长速度提升一个百分点以上的空间。我国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选择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坚持消费导向、合理控制抵押率、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等策略推动住房净值贷款发展。
  • 银行业研究
  • 李广子,张翼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49-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发展非信贷业务实施业务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普遍做法。本文基于208家银行2008-2012年数据,从资产和收入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非信贷业务对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主要发现包括:(1)无论是从资产还是从收入角度来看,非信贷业务总体上都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并加大银行的风险,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之后仍然成立。(2)较高的存贷款利差是导致非信贷业务降低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原因:存贷款利差越高,非信贷业务对银行盈利能力的负向作用越明显;随着存贷款利差的降低,非信贷业务对银行盈利能力的负向作用会减弱甚至出现逆转。(3)非信贷业务之所以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是由于非信贷业务本身较高的波动性所引起。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金融市场
  • 郭文伟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63-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R-Vine Copula方法刻画国内外21个代表性股市在1995年9月-2015年5月期间的相依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三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在各股市之间的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个股市之间普遍存在对称(不对称)的上下尾相依结构特征;中国香港股市、新加坡股市、德国股市和美国股市在国际股市中起到枢纽中心作用,也是危机传染效应向外扩散的关键节点;中国香港股市起到连接亚洲和欧洲股市的桥梁作用;内地沪深股市在国际股市相依结构中处于边缘地带,尚未起到中心连接点作用;三次危机的发生不仅增强了亚欧区域内部股市间的相依性,也增强了亚欧股市之间的相依性,危机传染效应具有明显区域性传播特征。
  • 闫先东,朱迪星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7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资本市场震荡可能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采用MSVAR和滚动回归两种方法对1996-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波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介入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繁荣阶段,泡沫形成主要源自政策干预和流动性驱动,但其对实体经济的正面意义较小。相反,在萧条阶段,其价格下滑对经济有显著负面影响,而货币态势调整却难以改变这种趋势。基于此结论,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如何权衡应对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波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 蔡闽
    国际金融研究. 345(10): 89-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梳理了基于互惠公平和不公平厌恶公平偏好在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契约方面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互惠公平对多代理人激励实验和收入对比效应实验的激励不足问题,对管理会计控制机制和组织行为学团队激励公平感的相关实验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得出,在多代理人激励中存在纵向互惠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和横向不公平厌恶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可以建立一个包含薪酬划分、绩效分配、业绩评价自主裁量权的实验框架。三个实验代表三种不同的激励契约,为研究两种公平偏好激励的相互作用、激励效力的比较、最优激励契约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