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1期 刊出日期:2016-01-07
  

  • 全选
    |
    特稿
  • 中国银行董事长 田国立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栏
  • 2015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融理论与政策
  • 黄宪,杨子荣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1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摘要:作为金融超级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冲击是全球性的。然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它在国际贸易中占比的提升,中国不应仅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它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对美国产生一定的冲击。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关键中介目标也产生了外溢效应以及溢出程度,构成本文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作为中介指标的利率和汇率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和溢出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其传导机理给予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的利率和汇率均存在溢出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更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美国对华贸易依存度和中国金融开放度的提高,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美国利率和汇率的净溢出程度。上述结论意味着,中国货币当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制衡和主动抵御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能力。
  • 贾庆英,孔艳芳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28-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拓展的三部门货币数量模型,以房地产为代表分析了资产在货币政策价格传递中的作用,并构建PVAR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发现货币供给对房价和经济杠杆有明显的正向冲击作用,但是对物价作用不显著;房价自身具有惯性,对经济杠杆、物价有正向的冲击,并且房价对自身和经济杠杆的冲击大于对物价的冲击;相比经济杠杆率低的国家,经济杠杆率高的国家房价对物价的影响较小,对经济杠杆的影响却大很多;在实体经济领域,价格由消费领域传递到生产领域,经济杠杆率低的国家表现出反馈作用,但在经济杠杆率高的国家这种反馈不显著。建议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资产价格和经济杠杆的影响,并建立逆周期监管机制。
  • 环球金融
  • 邢曙光,黄梅波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3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摘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建立财政联盟引起了学界极大关注。本文建立了一个两国新凯恩斯模型,研究不同风险分担条件下的财政联盟转移支付规则。结果发现,在黏性价格下,当非对称技术冲击时,外国向本国进行转移支付,且随国家间产品替代弹性的增加而减少,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上的转移支付小于完善的金融市场;非对称成本冲击时,本国向外国进行转移支付,且随国家间产品替代弹性的增加而增加,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下的转移支付大于完善的金融市场。转移支付随本土偏好的增加而增加。转移支付通过减小财政联盟各国通货膨胀波动改善各国福利。
  • 银行业研究
  • 尹雷卞,卞志村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4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摘要:本文选用51个国家1973-2005年间数据,基于国际层面,对存款保险制度下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可弱化利率市场化的危机效应,并维护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制度的危机弱化效果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其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显著,但在欠发达国家显著。研究进一步发现,制度内容设计影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效果。本文的结论启示我们,中国需进一步健全金融安全网,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职能,为利率市场化的下一步推进创造环境和条件;与此同时,中国要警惕利率市场化 “单兵推进”带来的风险,利率市场化推进与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需“齐头并进”。
  • 周鸿卫,陈莉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6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摘要:本文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决定的做市商模型中加入利率衍生工具的影响,认为利率衍生工具对净利息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银行纯利差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并改变了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检验了中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的使用对净利息收益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是否运用利率衍生工具显著影响银行纯利差,使用利率衍生工具的银行降低了对纯利差的要求;其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提高了调整后的利差,主要是由于利率衍生工具交易使银行保持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这揭示了利率衍生工具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首先从风险意识上降低了对市场利率波动的敏感程度;其次,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有可能保持一个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以求得较高的收益,从而增大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
  • 金融市场
  • 陈学彬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6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基础上,探讨改革完善现行国际汇率体系的新思路,提出了建立具有自动平衡机制的交互盯住国际汇率体系的初步构想,并对该体系的主要机制和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和论证。该体系具有两大显著特点:(1)各国货币汇率相互盯住,以互相交叉重叠的一篮子货币取代黄金或单一货币作为“名义锚”,实现在信用本位制下限制各国政府滥发货币、稳定币值和稳定汇率的机制。(2)相互盯住的国际汇率体系具有根据各国经济内外平衡状况自动调整盯住一篮子中心汇率,从而恢复经济平衡的机制。它吸收了浮动汇率制以汇率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和经济失衡的优点,又回避了浮动汇率过度波动的缺点。
  • 陈霄,叶德珠
    国际金融研究. 354(1): 8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摘要:P2P网络借贷现已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还未有从宏观角度探索网贷市场利率整体波动性的相关研究。本文运用网贷市场2012-2014年的每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间网贷市场利率的波动存在“逆周期性”,并且与Shibor之间存在单向溢出效应。进一步使用AR-GARCH模型来刻画网贷市场利率的波动特征,发现网贷市场利率的波动存在显著的聚集性和反转效应并且具有宽尾的特征,而杠杆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